一、数学评课稿内容
1、注重学生自主探索,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念仿粗。老师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、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,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,让学生积极思考,大胆尝试,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喜悦。
2、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,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。课堂语言简洁明了,教态亲切自然,能与学生仔镇融合在一起,并在整堂课中倡导学生自主发展,自主探究,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3、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,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、参与率、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。课堂中各环大陆节过渡不够自然,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,而忽视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。
二、跪求小学数学评课稿
《秒的认识》评课
一、创设情境、激发兴趣。
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》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,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,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,运用数学。因此,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,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燃拦,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。
费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,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“秒”的存在,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。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,使学生初步感受“1秒”的长短,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。
2、联系实际探索。
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,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轿中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。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“原型”。费老师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在哪里见过“秒”?使学生对各种钟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。
实践表明,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,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。
3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,增大探究空间。
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,反复地比较、猜测,独立地思考、归纳、分析和整理。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。让学生“自主探究,合作交流”获取知识,学会学习,已经成为共识。因此,我们应该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,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教师只是全心全意的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、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,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。
费老师设计了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有关秒的知识这一环节,通过同桌交流的方式,学生们发现了
“钟面上最长的是秒针”,
在整个探究过程中,问题是开放的,目标是明确的,思维是发散的,操作是自由的,学生始终是主动的。这样,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、数学思想和方法。同时,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。
4、让学生去体验探究过程。
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:“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。因为这种发现,理解最深,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。”而自己探究,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,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。
例如:在教学“认识1秒”时,我让学生通过看秒针走动,猜测1秒钟你可能会做些什么,亲自试皮帆胡验一下等方式体验“秒”的实际意义。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,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、1秒的观念,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。当提到“秒”时,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,而是和数数、拍手、眨眼、回头……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,学生对“秒”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。
用“体验”的方法来学习数学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,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,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。
我认为不足的地方是,费老师在学生观察学具后就出示了“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”、“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秒针”。学生只有在观察了实物钟之后才能得到这样的结论,但是有些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,建议费老师在播放多媒体课件之后或者拿实物钟给学生看之后,再得出这样的结论。
三、小学一年级数学8的分成教学评课稿
《8和9的认识》的评课稿
《8和9的认识》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“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”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。在教学中,黄老师以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小叮当来贯穿全课。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动画情境下学习新知,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。整节课黄老师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,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、合作交流,始终以一个亲切的引导者、合作者的身份来组织教学。让学生在观察、发现、交流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、9的知识。回顾黄老师神核指这节课的教学,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:
1、以故事和游戏贯穿全课,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黄老师首先利用小叮当掏出0∽7这几个数字宝宝,让学生来给它们排队,然后揭题。再由小叮当带领我们参观校园,再变出计数器,尺子图,圆点图等来进行新知教学。最后由一个开火车和有奖问答的游戏结束。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,营造了一个轻松、愉快、民主、和谐的学习氛围,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。
2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,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。
教学中黄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如:摆数量是8和9的圆片,书写8和9,数点子图、按要求给蝴蝶涂色。让学生氏好通过动手操作、观察和交流等的活动,来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,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。
3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。
在教学数主题图后,黄老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,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,让每位学生在说“8、9”的信息中,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、9的基数含义。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也让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。不仅培养了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,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,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,就在我们生活中。
4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寓教于乐。
一开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故事导入,课中利用课件将主题图、8、9的书写、计数器拨珠和小火车等动态呈现,最后利用课件设置了涂一涂及有奖问答的游戏环节。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,既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,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,又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打下了基础。
5、评价多样化。
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动、爱玩,在四十分中的教学中容易疲劳,注意力容易分散。为抓住学生的兴趣,黄老师用她亲切的语言,及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奖励。如“你的想象力好丰富哟”、“同学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”、掌声鼓励等来激励学生游配。并在游戏环节能给以丰厚的奖品,这样不仅及时肯定了学生,同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。
当然,这节课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:
1、数数方法:在教学主题图时应强调数数的方法,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,要一个挨着一个地数,不重复、不漏掉的数。
2、在讲一个比大小的开放性题时,8
在这里老师没有提好问题,搞得学生有点听不懂,乱回答。
3、开火车的练习:应注重填数的方法。
这个问题难度很大 ,我不大会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